助力“博物馆之城”,牛栏山文化苑擦亮“京味文化”名片-凯发网
文丨网络 编辑丨 网络 阅读量: 287 2023-03-03 酒商网
近年来,随着《只此青绿》《唐宫夜宴》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等节目走红荧幕,全国上下一股“文博热潮”也逐渐兴起。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,我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。日前,北京市文物局向社会公示《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(2023-2035)》(征求意见稿)中提出,到2035年,北京将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
近年来,随着《只此青绿》《唐宫夜宴》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等节目走红荧幕,全国上下一股“文博热潮”也逐渐兴起。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,我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。
日前,北京市文物局向社会公示《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(2023-2035)》(征求意见稿)中提出,到2035年,北京将实现每10万人拥有2座博物馆,各类博物馆总数量超过460座。
随着规划公开,北京全力打造“博物馆之城”的空间布局首次明确。此前牛栏山文化苑即将正式开放的消息,也为这场“博物馆热”添了一把火。
作为京味文化的坚定传承者,从“北京味”到“北京品位”,再到打造牛栏山酒厂文化苑,在这座地道京味博物馆内,牛栏山真正地让中国酒文化、二锅头文化、京味儿文化形成了一个深刻融合的统一体。
一座文化苑
一部京味二锅头史
牛栏山文化苑位于牛栏山酒厂新厂区中心位置,占地面积3.7万平方米,是一座集行业交流、科教实践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中国二锅头生态园。
其中,文化苑一层是“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文化博物馆”,讲述了烧酒的诞生、北京二锅头的起源和牛栏山二锅头的传承与创新;二层是与中国酒业协会共同打造的“中国酒业协会白酒文化博物馆”。待文化苑正式对外开放后,预计年游客接待能力将达到近30万人。
走进文化苑内,“京味儿”扑面而来。一座座北京官式建筑,黄瓦灰墙、金扉朱楹、巍峨壮观,结合北京园林艺术,壮丽中显出庄严,秀美中显出肃穆,与牛栏山“正宗二锅头,地道北京味”的品牌气质十分契合。
在牛栏山看来,从沧桑厚重的皇城记忆,到恢弘壮丽的乡土变迁,再到如今蓬勃发展的新兴业态,首都北京值得展示、品鉴的内容太多。因为“京味”所代表的本就是一种从长期生活经历中萃取出来的文化观念。
当牛栏山文化和京味文化联系在一起,这座文化苑已不仅仅只是一座博物馆,而是成为氤氲城市气质的深厚土壤。
纵观北京文化发展过程,包容与开放的特质,造就了如今的京味文化底蕴与品格。而在牛栏山的二锅头文化里也有包容兼收的性格与风骨。无论东奔西走的旅人还是南来北往之过客,一杯二锅头能够让萍水相逢变得相见恨晚。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酌,还是天坛酒肆的宴饮,牛栏山能够让官宦草根共同品鉴人间百味。
如今正值北京建都870周年,牛栏山酒厂也伴随着北京城市的成长,二锅头文化的发酵,成为京味文化的品牌代表之一,这也是牛栏山创建这座文化苑的初心。
北京的二锅头
不断生长的京味文化
京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,有着不同的解读。
在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眼中,京味是浓缩在大小杂院和胡同巷陌的烟火气,而新北京人经历的“京味”则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巨变。
某种意义上来说,只要生活还在继续,时间还在前行,北京依旧充满着变更的无限可能,“京味文化”也在不断被添加新的内涵。
而无论是白牛二、金标陈酿等代表大众光瓶酒的塔基产品,还是以魁盛号为首的代表北京品位的清香高端产品,都是牛栏山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,不断写下对“京味文化”的注解。
牛栏山文化苑所追求的,也正是这样一种有温度的京味文化地图建构,让人们在完成“在地文化”身份确认的同时,对这座城市形成更具情感和温度的印象。
此前,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发布的《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(2022)》中,北京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蝉联。正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所言,北京已进入世界城市第一方阵,正日益成为极具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城市。
在这种情况下,北京的城市文化也成为中国对外文化的高度缩影,展现出自身的强势影响力。因此二锅头文化的传播,也不仅仅是一个地方酒文化的“在地认同”,也是中国酒文化、京味文化走向国际的一个有力表现。
长期以来,牛栏山坚定地为“京味文化”背书,将环境营造、工艺展示、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,以文化助力营销升级,让牛栏山与消费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,同时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。
在牛栏山文化苑里,珍贵的“馆藏”还在持续更新。糖酒快讯了解到,3月6日,牛栏山文化苑即将正式揭牌。届时,这座面向全国、面向国际的“京味文化博物馆”将揭开神秘面纱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魅力。